找到相关内容312篇,用时5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与其他宗不教的分工谈佛法不共世间的实践

    有成,那也只是·小心、小量的而已,于当时的佛法中兴并无太大的助益。更何况在解门不清楚的情况下,盲修瞎链,徒有山林的高远清净,而无正修行的解脱正受。如法则修行都没有,那里还有修行有得之后的大乘发...总统、下至贩夫百姓,无论教内教外,基本上,对于佛教长期以来的误解与成见,的确是大大地被澄清与消解。而一般社会大众,也都以能多少了解佛教观念而自许,他(她)们手上带念珠、车上挂佛像、贴佛号,而下再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3764118.html
  • 弥勒精神与太虚人生佛教思想

    ”O。弥勒菩萨以凡夫身,发大菩提心,行菩萨道,慈心利益众生,广度众生,不为自己得解脱,最终究竟成佛。  这种“凡夫菩萨”行为是不同于那些急于生死的,也不同于那些急求往生净土的信仰者。大乘菩萨的...优美之世界。”他批评那些厌恶人间,希望脱离此恶浊之世,而另求往生一良好之净土者是小乘的修习方法,而非大乘的净土精神。大乘的净土强调“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,人人能发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,努力去作,...

    邓子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1766399.html
  • 我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——怀念恩师隆莲老法师

    起来是佛法,分割就不是。而一些人误解出世间法的意义,把出世间法与世间法割裂开来。有些人总是逃避现实,把自己关在的小圈子里,以为这样就是修行,殊不知却造成佛教徒自身缺乏免疫力,经不起现实生活...的几天里,我的身心乃至周遭环境好像都处于凝滞且不安的状态。11月13日,当我拖着沉重的脚步登上从太原飞往成都的航班时,夜幕已经笼罩大地,似乎也在默默致哀,悼念尼众的一代大依怙——上隆下莲老法师。  ...

    如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5766640.html
  • 佛教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讨

    旨。  当年佛陀门下众阿罗汉,也并非,而是各自深入民间,广交朋友,化导民众。隐匿深山大寺只图生死不管世事,乃后世一类佛教徒的作为,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风气,是有违佛旨的,佛经中呵斥此类...的中国,佛教更给人一种生死出世间的印象。学佛,在中国人眼里往往是烧香、吃素、磕头念佛,是最彻底的看破红尘。就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。  力尽社会责任,提升人生价值,以净化人间、建设人间净土为己任,才是...

    浮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1767436.html
  • 佛法的判摄与抉择——兼谈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理念

    贬抑阿含为小乘经,以为修原始佛法为,没有悲心;或是认为空不是义说,唯识或如来藏才是圆满究竟。这些都昧于佛教思想的演变,而落入宗派之诤。就每个人的学佛修行而言,只要能紧紧扣住三法印的根本思想,选择...系”——性空唯名系、虚妄唯识系和真常唯心系来判摄佛法。   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:印顺导师结合佛法的体验和学术方法,重新检视、厘清历经两千五百年的佛教思想、文献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2969869.html
  • 闽僧广钦法师在台湾的弘法

    最多不过自给自足,作个罢了。如此,不但辜负佛恩,亦有违初愿。”就是说,广钦法师在清源山苦修时就有弘法利生的志向。他正是怀着这一志向于1945年下山回泉州承天寺的。不过当时他尚未确立要往何处弘法的...,各自散去。”待其归后方重整旧观。毫无疑问,上述道场的建立对广钦法师的弘法事业起积极的作用。据记载:1955年起至1984年上半年为止,广钦法师大多驻锡承天寺,“妙通寺初建,农历二月大悲法会后,师...

    房 奕 王莹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2170069.html
  • 弥勒精神与太虚佛教思想

    ,不为自己得解脱,最终究竟成佛。  这种“凡夫菩萨”行为是不同于那些急于生死的;也不同于那些急求往生净土信仰者。大乘菩萨的精神,“不是以道德自修、随顺环境就能了事的,还要有大悲救世心,恳挚地...一良好之净土者是小乘的修习方法,而非大乘的净土精神。大乘的净土强调“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,人人能发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,努力去作,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,固无须离开此龌龊之社会而另求一清净之社会...

    邓子美 王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4971692.html
  • 温金玉:中国佛教信仰结构解析

    。大乘佛教认为佛陀的本怀并不是教导众生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,成为一个独觉的。而是要悲悯众生,与众生一同获得解脱。因此慈悲利他才是佛教的真实精神。 ...楼宇烈先生认为:“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,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,那就是悲智双运,福慧并修。”所以只有智慧而没有慈悲是容易落入以追求个人解脱为主的“”,这样的解脱偏于出世,是不究竟的。 ...

    温金玉 (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4573212.html
  • 金融风暴下的省思

    态度消极、焦芽败种的,但别忘《阿含经》中的世尊——释迦牟尼佛正是不折不扣的阿罗汉比丘。他洞悉人生真相,发出警语,是出于对众生的慈悲与爱护。 因购买雷曼兄弟所发行的连动债而遭巨额亏损者,...of times.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)。”去年(2009)秋天爆发的金融风暴,让全球陷入1930年美国经济大萧条、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以来,另一次的重大事件。此时...

    曹郁美

    |金融风暴下的省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61573845.html
  • 与无修居士论禅与台净两宗异同

    ,犹  可造成若干厌苦欣乐,贪便宜,自我陶醉的,今当哲  学斗争之候,如何容得这般逃避现实,不尽做人本分,务求  舍世之慢性自杀耶?故学人年前有「莲社危机慎往生义」  之作,正符仁者应潮流知...宗止观,谓为「义不安立」。而不知此乃古锥反诘  来机之言,纵夺无常,并非通则。试思志公是依钟山大沙门  僧俭出家,专修禅观者。既以志公之修禅观为是,不能以  台宗之修止观为非!  尊函以「六祖时,只有台...

    融熙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3374008.html